曾春敏:《我看宝玉》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曾春敏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绝对是一个情种,这个生在官宦之家却极具个性的阔少年,这个虽然是男儿身却自小与女子一起长大的异类,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

如果说《大宅门》中的白景琦是一种阳刚美的代表的话,那贾宝玉无疑是阴柔美的典型,是对“男子汉”形象的彻底颠覆,从文中许多地方,我们可以窥见宝玉的脂粉气,如文中“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便是对他外表和性格入木三分的描写,若是秉性刚烈的男子,怒便是怒,笑便笑,又怎会怒中带笑,嗔视有情?再看对他衣着的描写,头上戴着束发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三龙抢珠金抹额,穿着一件二色金白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这些珠光宝气的东西在那时的确是身份的象征,更可以突出宝玉地位之高,贾府家境的殷实。而他的性情又宛如女孩子般细腻温润,文中初见黛玉时,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道“虽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宝玉这样一个“痴”的人物,恰恰能够让女孩子心动。他那如水般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姣好的面容,与韩剧“宫”中的李律和“王的男人”中的孔吉都有相似的特质。又加上他不惜摔掉“命根子”来要求平等,为封建社会中的女性鸣不平,更是得到了女性的倾心。但是,他的性格如山间纯净的泉水,不含任何杂质,不与世俗相容,这些弱点或者说是贾府熏陶与培养的“公子性格”又注定了他的悲剧。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矛盾性格的贾宝玉,就是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贾宝玉,就是这样一个在风雨飘摇的封建社会中挣扎的贾宝玉,至今仍让万千女子为之倾倒。
(绥宁二中寥园文学社:曾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