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祖龙:《游韶山》

前些日班级活动,去了韶山。短期旅行让人心生期待,但似乎是人已长大的缘故,并没有欢呼雀跃的喜意。
当天六点半,天刚蒙亮。被同学的电话声吵醒,有些恼怒,很少这么早的起床。有点不明就里的小烦躁,刚想说几句表示自己的小情绪,就想起今天有出游计划。于是只好忍着睡意起床准备。整备完毕后天空已经全亮,在食堂吃完早饭后赶到集合地点时间正好七点半。例行公事一般的点名之后便坐上大巴,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发。
全班同学聚在一起时,小兴奋就被点燃,三三两两开始说个不停,一车厢的话语声差点盖过导游借麦克风报告日程的声讯。我坐在车尾,跟同学心猿意马的攀谈着,眼睛却直瞟车窗外。韶山离长沙还算近,我们选择了一条老路,班导说因新路还在修建,老路会很颠簸,大家不要把东西放在车架上,但下午回校会走高速,这样会轻松一点。班导话刚说完,车就遽然颠簸一下,好似在回应班导一般。往车外一看,果然 已经进入乡村。初冬的早晨还有驱之不散的浓雾,水渠边的树木已经落光了叶,田地里也是一片萧瑟。立着的一排排交错有序的电线杆,虽然成群结对,傲然挺拔,但绕满冰冷雾气,也显得有点孤立。这时已经有些许的人家出行,开车或骑车,目的大概一致,为生活奔波。这样的风景曾见过不少,并不为奇。
渐渐窗玻璃氤氲起很多水汽,模糊那些平常的风景。而因颠簸有点晕车的我也无心与人交谈或看冬景。沉默下来只好听导游介绍此次活动地点的故事。显然大家都知道,韶山是伟人毛泽东的故乡,乃贫瘠之地,因往年虞舜南巡时历经此地,被此处山景所感,就地演奏韶乐,因而取名为韶山。不过导游说得很是玄乎,说“韶”乃音、召,当初舜奏乐时引来百鸟群舞,因此为本来就秀美的山林带来许多生灵之气。然后就是大肆的夸大赞美毛泽东、以及用尽各种文学修辞渲染他这一生的成就除了其本身的努力天赋之外,跟这块风水宝地是脱不了干系之类的行话。听着听着觉得太过虚假——这并不是对伟大领袖的腹谤不尊敬之类的心理,只是人成长到一定年纪,就会很容易知道一些事情的真伪,从而丧失热情。索性带上耳机,把身体摆成一个舒服的姿势假装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