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四月的感动——读《印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永州
摘要:老实说,我是没有资格对《印象》品头论足的。因为,我还没有读完,在阅读到三分之二的篇章时,我已难以自控。在四月这样一个非常平常的下午,似乎总有一种特别的声音,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穿越淅淅沥沥的雨水,不断地催促我写下点什么,以回报阅读所带来的久违的感动。…

老实说,我是没有资格对《印象》品头论足的。因为,我还没有读完,在阅读到三分之二的篇章时,我已难以自控。在四月这样一个非常平常的下午,似乎总有一种特别的声音,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穿越淅淅沥沥的雨水,不断地催促我写下点什么,以回报阅读所带来的久违的感动。

《印象》是枕戈送给我的,有一、两个月了,具体是哪一天我不记得了。枕戈在册子上也没有写明赠阅的日期,只是考虑到我在文学上的点滴虚名,写下了“请指导”三个字。枕戈,我是先见其文后见其人,他是一个很有才气的大学生,他和一帮同样有才气的笔友们编辑了这本小刊物,刊发习作。面对他的真诚,我似乎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以及对文学的爱恋和忠诚,所以,我把这本《印象》和《四书全译》放在一起,以便我随时拜读。写到这里,我也特别向他们表示歉意,因为公务琐碎,加至工作调动,很多事务急待整理等原因,一直没能及时如愿,以致差点怠慢了他们的诚意。

《印象》的装帧设计不落俗套,土黄色的封面,长条形的内页,似乎有一种向世俗挑战的模样。为了阅读她,我特意选择了一个虽然平常、确又标志着春天的下午,邀上雨水和雷声做伴,在阳台上放下一把椅子,泡了一杯新茶。我想,唯有如此,才能稍微释放一下内疚,并对得起从前的自己。虽然,我对作品的质量没底,但是,我并不在意,因为,我一向都不在乎作品质量的好坏,我只在意作者是真情还是假意。

像平常读书一样,这次我继续没有从头开始,就像看电视时调频道,一切随意。随手翻到《回归汉语写作的博雅传统》,一目十行并准备“调频道”之时,却发现自己已被牢牢“锁定”。文章说,现在的时评,读起来总让人觉得美中不足,要么像白开水一样乏味,要么大量使用学术名词,句式欧化,不知所云,要么就是一副真理在手舍我其谁的架势,仿佛在与读者格斗,没有一种斯文的大家风范。如雷灌耳!以至我难以相信这是在校大学生的作品,它闪烁着咄咄逼人的思想光芒和深沉的文人使命感

更让我吃惊的是接下来的篇章:《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一切伟大的事物都矗立在暴风雨之中——致钟志华校长》、《“五四”神话的终结》,等等,不仅文才飞扬,而且思想深刻,一篇一篇带来一浪又一浪的思想碰撞和心灵共鸣,心之忧忧、情之切切、骨之铮铮,尽现当代大学生之精气神!毫不夸张地说,当代文学缺什么,这里就能找到什么;当代大学生缺什么,这里就能找到什么!文以载道,虽然《印象》不是校园的主流媒体,但其文思和文风无疑是主流的,生气勃勃,激情四溢,青春逼人!我不是一个喜欢预测的人,但是我相信,他们这群对社会富有责任感的写手的存在和涌现,起码是文学的希望,也应该是未来的幸运!

四月即将走远。我愿与枕戈他们共赏文学的春天!

永州:湖南大学教师。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重新出发: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

重新出发: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

这是一个两千年未有之巨变的时代,这是一个经济实用理性盛行、文化理想日益消退而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