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琴:《精神之门》

潇湘大道如此开阔大气,这是有缘由的,因为她贴近湘江,故而具备了湘江的气质与气魄。暂且不说传奇的“朱张渡”,也不说神奇的橘子洲,只说对潇湘大道的一片款款的神往。
大道立于河西,远远地看,慢慢地走,顿觉一种文化的气息弥漫扑散开来,且越来越浓。从橘子洲大桥桥头向左转弯前行,一路过去,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高校连在一起,彼此渗透着深远与厚重。

这校门的设计别具匠心,意义非凡。她立意于“千年学府,根深叶繁,与时俱进”,由校牌、旧石柱、千年锤、升旗台以及求索路组成。校牌正面刻有遒劲有力的“湖南大学”四字,是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先生,邀请毛主席于1950年专门题写的。右上角刻“岳麓书院”四字,为宋代真宗皇帝赐写。两根石柱原系国立湖南大学图书馆入口的门廊立柱,抗战时图书馆遭日机轰炸只剩下四根石柱,另两根现矗立在设计艺术学院门前。千年锤,为铸铁造,圆柱体,斜埋于绿化岛中,位于牌楼口与潇湘大道交会处。圆柱体顶面浮现凹纹,中心图案为“湖南大学”校徽,寓意为湖南大学在千年的历史风雨中锤成,莘莘学子历经千锤百炼方可成为栋梁之材。固而其名取意于千年学府,弦歌不绝。
湖大设计学院的杨建觉老师是湖大校门的设计者,他说,千年学府有她的风骨,有她的魂魄。湖大校门,乃是湖大的精神之门,她可以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强烈感受其存在。
湖大是开放性的大学,其校门将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与湖南大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这种意义上说,这校门已不是门,她没有门的形状,她是一种与湖大校园融为一体的大地艺术。但同时这校门依然还是门,是湖大的灵魂之门。湖大校门是独具匠心的,她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同时凝聚着现代设计艺术的理念。
湖大校门作为湖大的一个开场景点,远远地眺望,不经意间你就把她存储在心灵的底片上。然后你迫不及待地往里迈进,探寻湖大更加幽深曲折的景致。你在牌楼路上徜徉,舒心地漫步,向深深庭院一步步靠近,心情是愈来愈开朗。牌楼路宽畅、亮洁、视野开阔。两旁的樟树威威武武,蓬蓬勃勃。树叶相互撑在一起,长成遮阳伞。阳光和雨露从树叶间渗漏下来,掉在路上,即成诗行,弯腰拾上几句,十分惬意,心境优雅而从容。
每逢湖大学子开学或临近毕业,他们都会在这精神之门前留影,作为对大学生活的永久纪念。
亚琴:湖南大学影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