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堤系列之三:一位诗性、知性、智性的学者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福建-张岫-李雪
摘要:一位诗性、知性、智性的学者 ——访长沙晚报编辑奉荣梅 李福建张岫李雪…

三、《瓦片》、《书院中国》成绝唱

在奉老师的介绍中,我们得知,江堤老师的《诗说岳麓书院》和《山间庭院》,她参与了策划和编辑、校对,而《瓦片》和《书院中国》是她一手策划、联系出版社,并编辑和校对的。这些散文集子都包含了奉老师的心血。

2003年的春天,《文艺报》和《文学报》特约诗人唐朝晖就岳麓书院“千年讲坛”系列讲学活动采访江堤,同时采访的有奉老师,写了万余字的《文化事物的生存状态——江堤访谈录》,收录到《瓦片》中。当时,还拟就他的“新乡土诗”写作、书院文化考察和随笔写作陆续写两篇访谈提纲,用在《书院中国》等计划中的集子里,因诗人的英年早逝而没能完成。

奉老师说:“倾注了江堤老师很多心血的《瓦片》清样他在生前看到了,但因为当年的“非典”事件,他却没能看到正式出版的书,留下遗憾。作为一本文化散文随笔集,首印就达一万二千册,是很难得的。书一出版,因为像“我说灵魂有形,一个灵魂有形的文化人一定是一个具有文化人格的人。灵魂像个器物,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充满哲思、使人共鸣的文字撞击了读者的心灵,获得好评。《散文选刊》主编王剑冰先生评价他的散文时曾说:‘江堤善于对历史、社会、人文与时代进行不同视角的探寻。他是一位学者型、也是智慧型作家;他的语言充满诗性特质,透彻而鲜活、哲理而生动。’龚旭东先生在《三湘都市报》上撰文说:‘有一种诗性与理性相契合、相交融的独特品质……深刻体现出作者的诗人本色,表现出作者灵魂栖居于兹,神魂萦绕于斯的痴醉状态。’诗评家、作家李元洛写的《‘彩云易散琉璃脆’——读江堤遗著〈瓦片〉》,王开林写了《生命与文化的碰撞——评江堤散文集〈瓦片〉》在《中国文化报》发表。博士、教授张邦卫发表《瓦片下的空间——阅读江堤及散文集〈瓦片〉》。这些都是对《瓦片》的有力评价。

《书院中国》出来得稍晚,12万文字和100多张照片,都是江堤主持“中国古代百所书院遗址田野考察与研究”几年来的硕果。江堤最初想做的是出版一部书院文化遗址的考察专著,因为他有很多现场拍摄的照片,有考察笔记,有古代书院图、现存遗址图,有现存实物的解读,工作做得很细。后来他尝试用一种散文随笔的形式来写,他认为,散文随笔只是他的研究形态的另一种表达,事物相同,但表达方式可以不同。就像一位读者所说的那样:‘曾经以为《书院中国》难免文化史料的枯燥堆砌,却于遑遑的阅读中感受了江堤丰富与拓新文化散文表现领域中的题材的探索性与开创新……’、‘逝者已远,遗著犹温,江堤慧眼独照古人和今人的灵魂交汇处,在理性的视域中行走诗化的彩笔,为文学界又增添了一串既具有深厚历史生命感、又富有书院文物专业色彩的透明文字。而他,一个既是流荡激情的诗人又是张扬理性的学者的凡夫俗子……’”

谈起了作为诗人的江堤,奉老师对新乡土诗歌有自己的理解。认为他在写作中喜欢用逆向思维,从今天的角度去打探曾经有过的东西,对传统作一种逆向的回溯,比如他关注乡村的命运,是从城市的角度去关注的,城市不断地向乡村扩张,城市污染不断向乡村蔓延,城市文明不断向乡村渗透。“创立新乡土诗派,这当然是江堤一生最感到有成就的事情之一。当初他创建这个诗派,就是希望组建那么一个团体,一个有特色的团体。他曾经说,集体的声音才更能让大家听得到,留得下清晰的印象。他的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应该就是那篇《乡亲们转移了没有》,读起来很诙谐很有意境,有一种冷幽默在里面。也突现了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两栖人’,在城市里生存的矛盾和压力中,力图寻找一个精神的家园。城市的扩张如同战争,乡亲们以被动的方式撤退,城市需要对乡村作一种思考。除此之外,新乡土诗从另一种角度反映乡村生活。认真去读他的诗歌,就会发现他想要表现的不仅仅是对乡村的怀念,还有城市和乡村的冲突,现代文明的侵蚀,及内心的无奈和期盼。”

作为一位诗人和学者,江堤老师可谓真正体现了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和湖大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精神。奉老师很赞赏现代学者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外界表达他的思想、宣传先进的文化理念,江堤老师参与策划的“千年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一次‘潇湘诗会’的诗歌朗诵会上,他慷慨激昂地说:诗人为什么就是蓬头垢面?诗人为什么就应该受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使自己活得体面,有尊严地活着。他不像现在某些诗人为了追求特立独行故意搞得很怪异,他是很注意形象的。同时,他也有很大的热情参与社会、公众的活动,像在全国影响很大的岳麓书院“千年讲坛”系列讲学活动,他就是策划和组织者之一,他还策划编辑了十几本讲学的书,销量都很大。”在奉老师的叙述中,怀念中有些痛惜和黯然,更多的是作为一位编辑和朋友对他的深切理解。
最后据奉老师介绍,江堤逝世后《长沙晚报》为他连续做了两个纪念专版,既有著名作家蒋子丹、李元洛、叶梦、王开林、蒋祖烜的诗文,也有陌生的普通作者的悼念文章。这是因为江堤的为文为人,都在湖南文化界和读者心目中留下了很深切的印象。我们不禁为湖南大学有这样一位诗人、散文家而感到自豪。

奉荣梅:《长沙晚报》副刊资深编辑。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何洛:《裙裾•停滞•然后》

何洛:《裙裾•停滞•

很简单,对于她,他带走一座城,一个世纪,一个世界,一个他和她的时间与空间,一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