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书的气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倩
王倩:《书的气息》
摘要:读书有时似乎是读一种味道,一种气息,一种感觉,朦胧微妙而难于言传。那些曼妙的文字有时也会褪色,那些精深的思想有时也会黯淡,而那种味道,那种气息,那种感觉,你自己都并不晓得你是记得的,却是明明白白地一直在那儿放着微弱的光的。…

读书有时似乎是读一种味道,一种气息,一种感觉,朦胧微妙而难于言传。那些曼妙的文字有时也会褪色,那些精深的思想有时也会黯淡,而那种味道,那种气息,那种感觉,你自己都并不晓得你是记得的,却是明明白白地一直在那儿放着微弱的光的。

大而化之,不仅是书本文字,万事万物似乎都有属于它们自己而又彼此相通的感觉,在那张感觉的网上触动一个结点,便会有成千上万个结点依次闪亮。比如在街道上重新听到某个奇妙时刻曾经响起的那首歌,心底会漾起一种叫做爱情的感觉,那种融融的暖意和触电般酥麻的震颤一直传递到发梢和指尖。

据说人记忆最久的是气息,你可能忘记了某人的面孔,忘记了他眼睛的光亮和唇的线条,但与他相近的气味却会将关于他的记忆从回忆的深潭中打捞起。或许这一点于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在那么一个奇妙的时刻,某些表面上看似毫无逻辑关联的事物却能够将那种味道,那种气息,那种感觉,在瞬间唤起,在你猝不及防的状态下,劈头盖脸地向你砸来,漫上你的思维,将你的周身盈满。那个很小的火花所点燃的火焰,顺着千丝万缕的脉络燃烧蔓延,将一个思维的世界悄然点亮。

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就曾说“以为文者气之所形”。他举的文气的例子是孟子:“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苏辙对于气形成文的表述则是“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气是中国哲学很微妙的一个概念。中国的一种创世观便是宇宙本源是气,清气升而为天,浊气降而为地。

在我的观念里,中国人将一种极其本源宏大而又微妙得难于言说的概念用“气”来表示,大致是一种孕育天地万物,也作为许多重要的抽象概念本质及世界运行原动力的一种物质,流动、无形、充满力量并且无处不在。这个概念是已至极致的,不可再用其他事物阐释,不可分的。它本身是自明的,难于用语言表述传达,只能凭借个人灵性领悟体味。

李涂在《文章精义》中用水来形容不同文人文章的感觉:“韩文如潮,柳文如泉,欧文如澜,苏文如海。”此语被后人反复引用作对上述四者的评价,应该是因为这譬喻极精当贴切地形容了四者的文风文气。闻此语时,昌黎文之激荡澎湃,柳州文之澄澈清幽,六一文之流转明快,东坡文之汪洋恣肆,如潮涨,如泉涌,如澜起,如海腾,四水洪波涌起,如在目前。

张爱玲说过,有些书不喜欢看,正如食物味道不合胃口,我想应该很贴近我的观点。(她举的不合胃口的书的例子被我隐去了,因为恰巧合我的胃口,隐去了,免得伤感情。毕竟大家对事物的胃口不一,大家对书的胃口原本也应迥异,没有必要因为胃口的差异大相龃龉。)

张爱玲是极喜欢描写感觉的,常用看似完全不搭界的某一事物来形容另一事物,乍一读觉得惊诧,奇怪她怎么可以这样写,但从头脑中一过那感觉竟是那样契合,那是在某一个更深的层次、内在的一种相似性,自己竟想不出更妥帖的方式来形容那种感觉。比如她说回忆:“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更衣记》)。

又比如她讲照片:“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狼藉的黑白的瓜子壳。”(《连环套》)。张爱玲文字的妙处,就好像《红楼梦》中香菱谈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必是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难为他怎么想来”。张爱玲说还没有过何种感觉或意态形致,是她所不能描写的,唯要存在心里过一过,总可以说的明白,这应该是很贴切的自我评价。

每个作家大概都有属于他或她自己的一种特别的气息、感觉,就如同他或她文字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张爱玲的感觉就像她那袭华美的袍(当然,没有虱子),应该是贵重的丝绸织就,细软,坠手,而有点凉凉的丝滑,针脚细密地绣着大朵深红近黑的花,华丽而隐约溢出点毒汁,袍的边缘可以影影绰绰地看到点袍里子,是病态的半透明的蛋清白。我想象她最广为流传的那张照片中的旗袍大约应是这样的,只可惜是黑白照片,看不到颜色,也看不见里子。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腐草为萤:《五更天桂花》

腐草为萤:《五更天桂花》

那些甜密舞蹈者,也会有如此寂寞的月夜么?那一次,彻底颠覆了月桂女神的宁静。送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