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书的气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倩
王倩:《书的气息》
摘要:读书有时似乎是读一种味道,一种气息,一种感觉,朦胧微妙而难于言传。那些曼妙的文字有时也会褪色,那些精深的思想有时也会黯淡,而那种味道,那种气息,那种感觉,你自己都并不晓得你是记得的,却是明明白白地一直在那儿放着微弱的光的。…

所以从气息的角度来讲,爱读哪本书其实是读到气味相投,读到自悦自喜,读到心醉神迷,读到情不自禁,读到旁若无人自笑自语,读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亦未足以尽其欢欣,读到眼睛看着那文字心里有说不出的无尽欢喜。相投的气味产生一种气息上的共鸣,共鸣才会产生最强烈的震荡,便是所谓“于我心有戚戚焉”,恍然间心动了,或如当头棒喝、雷轰电掣,或者,是心尖微微的一颤。

气味相投的一种便是气味相仿,自己曾有过与书中相似的体验,相似的感觉,相似的思想,便会有种另一个我写了这些文字的感觉,特别是“吾有之于心,而口不能言”,而被那更有阅历,更有思想,更有智慧,更有文才的另一个“我”将自己想表达的付诸文字的时候,会有种无以复加的认同感。特别是在别人的文字中读到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的,那种通常不被人们表达的感觉,更是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莫名的悸动和狂喜的震颤。这或许是由于人们本能地在这世界上寻找相似。人们追求自我的唯一性,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但也会害怕寂寞啊,会希望找到相似来证明自己并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我最烦闲谈碎语,鸡毛蒜皮,觉得浪费生命,且有种市井的恶俗之气。但读张爱玲的散文,读她以“一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的唠叨,却有一种小小的欢喜。大概是由于从中找到了相似的缘故,比如张爱玲说她“和老年人一样的爱吃甜的烂的”就颇合我意,令我有种想掩口窃笑的小欢喜,觉得很是有点得意,因为找到了和张爱玲的相似点。

书的气息的成因是很复杂微妙的,比如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命运的百转千回,角色的面容、动作、神情,甚至手势,颦笑,叹息,背景和其中或有意展现或无意流露的某些细节,这些蕴含了太多情感和沉思的细节通常被称作意象,像是圣艾修伯里的星空之下的沙漠和杜拉斯的明亮放光的天宇,还有书中主导元素的选择,像是罗曼•罗兰选择音乐,米兰•昆德拉则选择爱情,甚至于语词微妙的选择、运用和说话的方式、口气……这一桩桩一件件各自的气味合流汇聚,融融而一,交融成浑然一体的独特气息,在文字的周遭弥漫、逸散。

这气息有时,应该说是经常,并非仅仅由单纯的文字本身生发,而是再助以文字引发的联想带来的气息。朱自清在《咬文嚼字》中对文字引发的联想有极精辟的一段论述:“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文学的文字有时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

这联想的意韵就如同被单纯文字本身的卵石激起的水纹,一环环荡漾开来,形成的内涵的丰富度远远超乎文字本身,种种联想的晕外霞光交融成一派融融的光亮,无限丰盈的气息令我们胸腔扩张,贪婪地一次又一次深深呼吸。

某个仿佛有天光启迪的时刻,回头去看自己走过的路,惊异而欣然地发现这些书们居然已经陪我走过了这么多年。这些年来文字的雪花静静地落在周身,落了一地。相处的时候有含笑的泪啊也有凝重的叹息,并不全然是纯粹的欢喜。有太多难以言说也有太多欲言又止,语言难以表达那种太过宏大或微妙的感觉所以难以言说,太触及内心只想私藏的部分因而欲言又止。不过还是一直很好奇,不知别人是否也有我这种对读书的小小感觉,所以写下来,满心喜悦地闭上眼睛,希望可以看到某个人读后也可以掩口窃窃地笑。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涂草:《小听夜雨》

涂草:《小听夜雨》

深夜,或许,更准确点的时间是快接近黎明了,没有看钟,具体时间是我所不知晓的。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