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惨遭高考绑架与阉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征平
摘要:(一)高考的性质是什么?查阅历年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近几年的《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高考的性质是确定无疑且一以贯之的,那就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

其次,社会公众、学生家长、新闻媒体高度关注高考给高考绑架和阉割基础教育提供了动力源泉。

相对于学校来说,社会更像个市场,而市场是追求现实利润的。应试教育的成效是眼前的,而素质教育的成效属于未来。无论你中小学素质教育开展得多么丰富多彩,无论你的成就在业内多么骄人,都不如考上一个清华北大来得实在,来得让社会公众和学生家长兴奋。考得好你是英雄,你是名校,是清华北大的摇篮,社会公众和家长敬你爱你捧你,不计代价要把子女送给你培养;考砸了你是狗熊,是渣滓,是马屎皮上光,是烂学校,社会公众嘲你骂你踩死你,托关系找门路要给子女转移学习环境。

在我国,缺乏理性尚不够成熟的新闻媒体最会见风使舵,点击率、收视率、订阅率是他们最大的追求。面对现实的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往往极大地忽视基础教育的成果,极大地追逐高考的闪光点。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哪个电视台的教育频道不是着力打造高考栏目?从网易到新浪到各地的教育类网站,哪个网站的教育版块不是高考栏目办得最丰富多彩?从高等院校排名,到高考政策发布,到高考动态信息,到高考辅导高考预测,最后到高考状元报道、状元学校报道,应有尽有,似乎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高考。而对基础教育则反面典型曝光远远多于正面典型的宣传;至于对作为基础教育成果的检测的会考,则对不起,“今年的会考没有新闻”。

最后,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只得忍辱负重,甘当学生高考道路的铺路石,让高考绑架和阉割基础教育变成了现实。

在办学理念上,虽然口头上字面上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但在潜意识里各中小学校早已把教育的主要任务确定为为学生升大学服务,而不考虑为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初、中级人才服务,尤其是不考虑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服务;虽然口头上说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潜意识里却坚持认为应该“一切为了学生高考,为了一切学生高考,为了学生高考的一切”。

在教育实践上,往往打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幌子实质上面向少数学生,打着全面发展的旗帜实质在推动学生片面发展,口上说让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行动上带领学生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发展。反反复复地机械训练,不辞辛劳地加班加点,冒着风险补课,不计后果地挤占活动课的时间,目标只有一个——把一个个学生训练成一架架考试机器,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审美要求。

(三)

国家重视高等教育,重视高考,这无可厚非。毕竟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高级专门人力资源库;而高考是青年学子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的最最重要的综合素质检测站。

社会公众、学生家长重视高考,这也无可厚非。在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官本位思想的熏陶下,在当今用人中文凭的体制下,大学毕业就意味着能更顺利地找到一份轻松的工作,意味着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意味着成为“官”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媒体重视高考,这也无可厚非。媒体也得生存,为了生存,公众忽视的就是他们应该忽视的,公众关注的就是他们应该关注的,否则就不合时宜,否则就可能被淘汰。

在众多因素的合力围剿下,承担着基础教育重任的中小学校不得不紧盯高考,甘当高等院校的奴仆,甘心把基础教育当作高等教育的预科教育来干,更是无可厚非。她得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家长,服务于学生,虽然明知他们有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却也无可奈何,人微言轻啊。

但是,这样的局面却可能给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无力担当将来的建设重任。

为今之计,只有各级政府真正实质性地重视基础教育,发展性地完善用人制度,只有新闻媒体端正宣传思想,理性引导民众,才能使全社会对教育的认识产生根本性的转变,基础教育才能回归她的本位,才不至于被高考绑架和阉割。

注:本文所述言论仅为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好学网的观点和立场,请广大读者和网友参考评论。)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陈云龙:再读刘再复红学系列

陈云龙:再读刘再复红学系列

这个学期感觉时间不够,在匆忙中读书,上课,改作业,还要培训优生。关于红楼梦的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