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文化变迁的金融逻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文/陈志武
陈志武:文化变迁的金融逻辑
摘要:如何从金融、金融交易的角度来理解文化变迁?换言之,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究竟跟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何关系?我们可以从中国人“家”的概念开始理解。…

如何从金融、金融交易的角度来理解文化变迁?换言之,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究竟跟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何关系?我们可以从中国人“家”的概念开始理解。

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有这样几句话: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抵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其中,“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就是中国人对家、对婚姻理想境界的一种理解。传统的家,实际上是一个生产单位,就像我们原来计划经济的合作社一样,丈夫和妻子各有分工;而另一方面,“寒窑虽破能抵风雨”,则是出于利益交换或互相规避风险的目的,所以我们说,中国传统的家和婚姻的定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和目的:一是“家”作为一个生产单位;二是“家”和婚姻是实现情感交流的一个场所。但实际上,当今的中国人,对“家”的理想境界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那么,传统意义中“家”的概念,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儒家文化又是如何诠释“家”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它背后承载着怎样的金融学逻辑?

从生产单位角度所理解的家,过去30年正以飞快的速度在解体。比如,无论是沃尔玛,家乐福,还是国美电器,或苏宁,超市等等,这些不同的公司化连锁店正在中国的各大、中城市,甚至小镇,慢慢挤掉原来的夫妻杂货店的经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更多的大生产公司、制造业公司,或公司化运作的连锁酒店、连锁餐馆和连锁超市等,这些都对中国“家”这一生产单位的解体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中央电视台的新版《四世同堂》,其背后表达了很多愿望。但从另一角度来讲,重新恢复传统儒家的“家”,或“四世同堂”的境界,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实现?而从金融交易、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学的角度来分析,儒家文化及儒家的家,它所形成的背后的金融逻辑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儒家文化,或“四世同堂”背后的金融逻辑,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为什么今天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不仅速度之快,而且要想再建“四世同堂”模式作为中国人的安身立命,无论是管理还是经济上的安身立命,或其它方面的愿望,实现的概率可能都不会太高。

众所周知,只要是人,不管是古代之人,还是现代之人,或21世纪的人,从出生之日开始,就会面对许多未来的不确定性,如生病、自然灾害、天灾人祸、或是老了没收入,等等。正因为这一点,中国人为了防老养老,为了生老病残之时有所依靠,我们要推崇孝道文化,更具体来讲就是养子防老,通过生儿育女,让孩子好好读书,花尽钱财用以保证孩子未来能有出息,以保证将来很好地抚养老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融的目的就是为实现不同时期之间的收入,或价值以进行跨期的配置,或跨空间的配置。

具体来讲,养子防老就是一种金融交易,只不过实现其金融交易,实现跨期、跨年龄交易的方式是通过儿女,以人格化方式来实现其价值交换。像这样的一种跨期价值交易或经济交易安排,必然要求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上要有相配的制度文化,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规则。传统中国家庭比较典型的境况是,儿女小时不能在父亲讲话时还嘴,即使跟父亲说话,也不能声音太大,基于辈分的等级差距非常重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子女还嘴,就表现出非常个性化的人格,那么以后的孝敬保障便不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三纲五常”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然后是兄和弟、夫和妻。我们每个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已固定其在整个家庭、家族,以及社会层面的位置。而之所以儒家文化以这种形式把每一个人的位置固化下来,就是因为如果每个人所选择的空间太大,太自由,那最终就会威胁其父母、兄长,还有社会上其他人的经济安全。

而现在除了通过儿女人格化方式实现经济安全外,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另一个实现经济安全保障的安排,那就是金融市场,人们可以通过买保险,买股票,以及其它投资产品来保证自己的安全。这些现代金融产品,具有非人格化特征,而金融市场所提供的这些金融产品,也可以达到养子防老,实现生老病残的风险交易,以及达到价值跨期配置的效果。当然金融市场发展,又有其相应的配套制度架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提及要依赖金融市场达到个人安全、生活安全,以及未来生活安全的保障。同时,法治也必须相应发展,否则,金融市场本身无法健康而深入发展。

因此,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三种方式可以达到价值跨期配套效果。一是实现个人经济保障的方式是通过家族、成家、嫁人或娶媳妇生孩子来实现,即人格化途径;二是通过金融市场的保险、股票以及其他投资产品来实现;三是通过社团组织实现。而人格化的养子防老方式来实现经济安全,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也延伸出其它的许多风俗、传统与习惯。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唐小兵:《水木清华的流光碎影》

唐小兵:《水木清华的流光碎影》

坊间流传的《读史阅世六十年》作者何炳棣在书中费了相当大的篇幅记述1930年代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