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名士自风流——访江堤生前好友和诗人彭国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严妍-向艳
摘要:19日下午四点,当记者们匆匆赶到岳麓书院门前,已见彭国梁老师微笑着立于书院前。此时,浮阳浅照,千年书院翰墨飘香,亘古而隽永的气息弥漫在空气里,而彭老师披着及肩的浓黑胡须,诗人的不羁和无束在须根中疯长,与古老庄严的书院构成一幅奇异的图画。随后,记者及彭老师一行五…

内容提示:19日下午四点,当记者们匆匆赶到岳麓书院门前,已见彭国梁老师微笑着立于书院前。此时,浮阳浅照,千年书院翰墨飘香,亘古而隽永的气息弥漫在空气里,而彭老师披着及肩的浓黑胡须,诗人的不羁和无束在须根中疯长,与古老庄严的书院构成一幅奇异的图画。随后,记者及彭老师一行五人来到了清幽古雅的湖大印象吧,围坐在一张雅致的桌子旁,四周是高耸的树木,向下俯瞰是檐角高高翘起的书院。
暖阳。微风。诗人。清茶。

故人从记忆中走出
——回忆江堤

彭老师一坐下打开话匣,就把江堤逝世时开追悼会的那一幕描述了出来,包含着巨大的悲痛。

彭:最后一次参加江堤的追悼会,我作为朋友代表发言,当时说着说着就觉得腿发颤,直打哆嗦,头有晕眩的感觉。情不自禁啊。(彭老师用手比划着,可以看出他的回忆中有着难以描述的悲伤)。但我最后还是挺过来了,终于没有倒下。

记:那是一种失去知音和战友的悲痛啊。就像当年海子死去的时候,骆一禾就晕倒在广场上,再也没有醒来。那你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哪里呢?

彭:我们都喜欢诗,当时湖南教育出版社有个朋友叫刘清华,现在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他们编了一套《大学生文丛》,在诗选中把湖南活跃的诗人选进去了,像我,江堤,陈惠芳。(记者插话:是不是早就互相欣赏了?)对,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我们都是互相先看了作品,然后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认识了。当时是江堤接我们去湖大玩,就在长沙青少年宫那个地方,我见到他了,围着一条很长很长的浅灰色围巾。

记:像五四时代的青年啊?

彭:对,像五四时期的大学生或知识分子,这种味道特别浓。我们一见如故。江堤离开人世的时候,我们去参加追悼会,我和刘清华又约在了和江堤第一次见面的青少年宫门口,然后从那里一起坐车去参加他的追悼会。

记:是表现一种特殊的怀念?好像回到了一个原点啊。

彭:那是一种巧合。诗人与诗人的相遇首先总是一种偶然,但最终或许包含着一种命定的因素吧!

我最近会有一本书出来,是写长沙地域文化的,叫《长沙沙水水无沙》,其中一篇叫《岳麓书院》,而其中一半的篇幅是写江堤的。岳麓书院有那么多名人,江堤在书院的历史中应该占一席之地的,他做的贡献是很多人都无法替代的。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弘扬岳麓书院的文化,将生命完全融于书院的生命中。就连书院里的一棵树,他都能写那么长的文章(指《树殇》)。他出的书,像《山间庭院》、《瓦片》等,都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

记:“院以山名,山因院盛”。而书院因为有了诗人才更具有了灵性。

彭:是啊。所谓人文也就是人和文的互相参合。江堤参与创办千年论坛,我和他合作出了五本书。在我和江堤第一次见面到他离开,我们的感情都是亲密无间的。光是和他合作的书,除了千年论坛五本,还有湖南卫视新青年栏目出的十二本书,其中四本是我们合作的。那个时候我们同时出诗集,我的第二本诗集叫《流浪的根》,江堤的叫《液体树枝》,我们互相为对方写序言。

字里行间寻旧迹,笺中烟水已依稀……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几张草纸写春秋——艺术奇才彭崇谷印象

几张草纸写春秋——艺术奇才彭崇谷印象

虽然知晓彭崇谷是以书法和诗词见长的“文”官,访前仍不免因其官衔,心有所怯然。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