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戈:《风筝小史》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来自诗人高鼎的《村居》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阳光明媚、柳絮纷飞的早春,学童们兴高采烈地跑向村外的田野,争相放飞风筝的画面。说到放风筝,大家都似乎都非常熟悉,但对风筝的起源和历史却未必清楚。
放风筝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它的发明与来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受到大自然风吹斗笠、树叶的现象的启迪,有人说是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帐篷、帆船的启发,还有人说是看到飞鸟而想象的结果,还有人说是……
一般来说,风筝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意见认为,风筝起源于先秦时代的木鸢或木鹊。木鸢相传是由墨子制作的,关于“墨子作木鸢”,《韩非子•外储说上》是这样记载的:“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墨子花了三年的时间制成的木鸢,只飞了一天就失败了。木鹊相传是由公输班(即鲁班)所制作,而他所制作的“木鹊”却飞了三天以上的时间,当然,这多少有夸张的成分在里边。也有学者认为,在早于墨子的《诗经》中,《小雅•四有》即有“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小雅•小宛》即有“宛彼鸣鸠,翰飞戾天”等诗句,它们可能是对木鸢的描绘。
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汉代或以后的纸鸢。关于起源于纸鸢之说,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由汉代的韩信所发明,也有的认为发明于南北朝简文帝时的羊车儿。大家所熟悉的“四面楚歌”其实是源于纸鸢,这是韩信派人用牛皮做大风筝,每天载着善于吹箫的人飞到楚军军营上空,吹起楚地民歌,来动摇项羽楚军军心所使用的计谋。南北朝时期梁简文帝被困台城,羊车儿献计放纸鸱出城要求援军来救,不幸被敌军发现而射落,没有达到求援的目的。
以后,风筝就被运用到各个方面。就在简文帝风鸢求救之后的第十年,北齐天保十年,文宣帝高洋实行一种用风筝“放生”的手段消灭异己,将北魏拓跋氏和元氏家族的人囚禁于金凤台,让他们“编籧篨为翅,命之飞下,谓之‘放生’,坠皆致死”。
唐代,风筝还有作为通讯工具的作用,用来传递军事情报。唐朝将军张丕在被田悦的叛军包围时,就曾利用风筝传信请求救兵的支援,并且取得了成功。唐代以后,风筝逐渐由军事转为娱乐。到宋代,由于皇帝的喜爱和文人士大夫的参与,风筝在扎制、装饰、品种、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的提高,放风筝的习俗非常流行,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有精通此术之人。此时的风筝,已成为儿童普通玩具。相传在宋代把放风筝当作锻炼身体的功能,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的霉气。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放风筝的场面。
明清时期是风筝发展的空前繁荣时期。我国民间放风筝的习俗,在明代以前主要流传在南方的广大地区。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中国政治、文化中心逐渐北移,南方的风俗也逐渐流传到北方,以北京为中心的广大北方地区逐渐盛行放风筝,专门制作风筝的作坊也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多,工艺越来越精致。清代风筝的盛行与繁荣,以京津和山东潍坊尤为突出。北京的风筝艺人们除了为宫廷制作风筝外,还在京城开设风筝铺,扎制风筝出售,使风筝市场十分繁荣。清代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气息。风筝作坊、店铺多达三十多家,东城城墙下还有风筝集市,汇集各路风筝艺人一展风采。有一首来自清代裴星川的诗这样描写了其中一家店铺“唐家父子善经营,年画贩来杨柳青。铺面不离十字口,接连寒食卖风筝。”
近年来,作为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风筝,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1984年4月,山东潍坊市人民政府举办了潍坊国际风筝会;1987年1月,中国风筝协会成立;2004年潍坊国际风筝会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艺术组织文化遗产及民间保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