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岳麓书院:其院虽旧,其命维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枕戈
千年岳麓书院:其院虽旧,其命维新
摘要:你从远处放眼岳麓山,看不到岳麓书院,只看到一片苍茫翠绿。你走近岳麓书院,看不到书院内纵横交错的建筑,只看到大树掩映下的一扇大门和一堵高高的墙。这就是“纳于大麓,藏之名山”的岳麓书院,在这麓山下,在这围墙里,做了一千年的文化梦。一座书院,经无数劫难而不断新生,历千年沧桑而屹立不倒,藏之名山而愈发神圣。…

(四)

书院是有门槛的。

在书院前面,踏过数级台阶,才走上书院第一道正门,上有匾额“千年学府”。以“千年”而标榜,中国只有一家。在庭院的中轴线上,穿过一个浓荫匝地的院子,(院子里有座赫曦台),达到了第二道门,上面书有“岳麓书院”。再踏过此门,又是一座恬静闲适的院子,抬头一望,大门上悬一匾额,上书“名山坛席”。然后又进入一个花木葳蕤的院子,踏着院子里的石板路,到达书院的讲堂,上有匾额“实事求是”、“学达性天”、“道南正脉”等。绕到讲堂后面,还是一个院子,亭台倒影在池水中,向上可仰望到书院最高最核心的建筑之一——御书楼。

每经过一道大门,台阶稍微抬升,这说明文化是有门槛的,这些台阶是为古代读书人准备的;每一道院子,又增加了书院的纵深感、神圣感乃至神秘感,这说明人的道德修为是有层次区分和境界之高深的。

书院的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思想中“间隔”与“感通”的思想。书院围墙的“隔而不闭”,已经是一层最大的“隔”,围墙内与围墙外有区别,教化的作用也是为了区分、区隔。书院中轴线上的三道门,是三层“间隔”,且有门槛。而书院的四大院子气息流通,是能够感通的空间。打开院子的门,则是打开一条通道。从这中轴线的通道,最终会聚到讲堂这个书院最核心的学术空间。

书院内部的庭院布局,具体而言更明显地体现了儒家的礼仪秩序。儒家认为,人与人是有差异性的,必须通过一种差异化秩序使人各安其位,而差异化必然又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间隔,所以必须通过感通来消除差异性带来的隔离,这样才能创造和谐统一有序的局面。

书院通过中轴线的层次序列,以别尊卑、上下、主次、内外,“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这是一种差异化的秩序;同时通过庭院天井的空间组合,以走廊、隔窗、敞厅、花窗、洞门,相与沟通联系,这是儒家感通亲和的思想。中轴四进建筑形成四进庭院,两厢侧房,各成院子,连环往复,既相迎合,又各自独立,有一种戏剧化的映照。所有的空间,都异而复同,同而复异,不拘格式,既体现了差异性又有着整体的统一感。

我曾经走遍了这座庞大建筑群里所有的角落,发现几乎所有的房子都连通着旁边的院子。只要我从房子的窗口向外瞅去,都能看到一个或大或小的空旷院子或者走廊,这个院子里必有几株绿树,焕发着大自然的生机。我羡慕古代的读书人太有福气了,也叹服古代的建筑师的巧妙构思。其实,这种构筑院落的思想并不复杂,只是我们今人似乎忘记了这种优越性。

书院所有的建筑都不是很高,低的只有一层,高的也不过三层,顶层加飞檐翘角。它坐落在长沙城最高的地方岳麓山下,完全可以说是“藏之名山”。相比周围郁郁葱葱的四五十米的参天大树,整个书院在高度上真是相形见绌,甚至是完全掩藏在树木下。大部分建筑几乎都是依树而建,人在屋中,屋在树下,这让我有一种古代伏羲氏架木筑巢而居的感觉。这是有渊源的。我想,这种树巢一定比对岸的钢筋水泥之巢要舒服些。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枕戈:《楚地札记》

枕戈:《楚地札记》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田野金黄的稻禾收割完毕。清秀的禾苗已经开始了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