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访诗歌批评家李元洛老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枕戈-朱海峰-邓寄豫
摘要:在湖南的诗歌领域,有两位德高望重的跨世纪诗歌老人。一位是七月派代表诗人彭燕郊,另一位是诗歌批评家李元洛。在诗歌理论界,又有“北谢南李”之称,北谢指北大的谢冕,南李指毕业于北师大而居住在湖南的李元洛。我们在中学课本上读过台湾诗人余光中的《…

枕:您1979年调到湖南省文联工作,那时候正好是中国从一场浩劫转向改革开放的时期,中国进入了文学空前狂热的时代,文学是万众瞩目的中心,您作为一个亲历者,可以回忆下那时候的文学氛围吗?

李:八十年代文学非常火热,我想有大概三个理由:第一,文革前后十几年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特别的时期,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令人深思的事情,确实有得东西可写。第二,长期以来作家们被压抑得太久,条件一旦允许,大家可以尽情宣泄,灵感激情全都迸发出来,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一时间百花齐放。令人印象深刻的诗歌有叶文福的《将军,不能这样做》、熊召政的《制止,举起森林般的手臂》等等,很有深度,震撼人心。第三、大众传媒还不发达,像电视啊什么的还都未普及,抒发情感的渠道不多,所以大家都很关注文学。那时举办诗歌的讲座,场场都是爆满,现在就不一定有那么多人。为什么?可能你要看电影,他要唱卡拉OK。我们要看到,这也是八十年代文学繁盛,九十年代文学显得不热闹的客观原因之一。现代人们一味追求权力金钱,甚至一些作家也按耐不住,要么转行,要么写些浮躁的文字“混”日子,都是不可取的。但我还是要强调,年轻人不要太悲观太迷惘,与我们那时比起来,时代是不断进步的,要有信心!

枕:有个女孩子说,读您的作品真的有那种盛世的感觉,请问您心中是否藏有一种很深的“盛唐情结”?另外您在诗歌评论领域的成就已经非常突出了,有“北谢南李”之称,为什么后来选择转向散文创作呢?

李:呵呵,情结谈不上,但自幼读唐诗宋词,对中国古典文化是真心喜欢,已经融进了血液,就像树的年轮一般,随着树一起成长,记录着树的点点滴滴,本身也早已成为树的一部分。谈到“北谢南李”的说法,好像是《香港日报》先提出来的,然后中科院的《中国文学通史》列有专门的一节将我和谢冕排在一起了,当然是谢冕先生的成就更大些。而我,比较活跃而已,过奖了。至于转型,一来现在的诗坛比较混乱,从诗歌创作到评论都没有个统一的美的标准,扯不清!二来搞了五十多年诗歌评论,写《唐诗之旅》、《宋词之旅》、《元曲之旅》,还有本50万字的《诗美学》,这方面我讲得已经够多了,也该换一换了。与评论他人的诗歌相比,散文创作是自己的东西,是从逻辑思维到情感灌注的转变,别有一番乐趣在其中。所以我就由“刚退伍的诗学老兵”,转成了“刚参军的散文新秀”。

枕:我们知道,您是大陆写评论介绍余光中诗歌的第一人,而且您与余先生也私交深厚。这种因诗歌酬唱而交往成友的豪举真有古代名士之风啊,我们年轻人很是羡慕,您能再讲讲当时是怎样发现他的诗歌的吗?

李:那是1980年,我去福建开关于舒婷诗歌的创作研讨会,途经泉州,住在当地总工会的招待所。无意间看到总工会自己办的小刊物《百花园》,翻翻,还不错。然后就从副刊的位置读到余光中的《乡愁》,一下子就被吸引住,感触颇多,就写了一篇《海外游子的恋歌——读余光中的〈乡愁〉》,马上就发表了,并随即被《香港文艺》全文转载。据他们说这是大陆第一次写评论介绍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其实四川的流沙河介绍余光中也比较早,可能我们两个差不多吧。余光中来岳麓书院千年论坛做演讲那次,我是全程陪同的。记得在常德诗墙前,他站在海外诗歌那边,我在这边,两人同时举起手,走近,走近,紧紧握住,然后哈哈大笑,很是痛快!他回去又写信过来表示感谢,称我“光我吟坛,壮我行色”!

采访延续了一个多钟头。提起江堤,他嘴里不断说“可惜啊,可惜……”。江堤和李元洛老师是忘年之交,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江堤的英年早逝使他扼腕叹息,心生“彩云易逝琉璃脆”的感慨。他对江堤的无限深情和感慨包含在他写的两篇纪念文章中。

言谈中他还回忆起了江堤以前的好友伍继延,说他很讲义气。我们就说咱们的《印象》就是伍继延师兄资助的。李老师更加爽朗地笑了:“原来是他啊,我在湘阴教书时和他爸是同事,我女儿和他是同学。一次他手里拿几块糖,很爽气地分我女儿一半,我女儿开始不要,他不在乎地摆摆手‘客气什么,我现在有好东西,就把与你,你将来有了好吃的,再把与我嘛’。我女儿回来后就跟我提到了她这位同学,呵呵。这小子从小就讲义气!”这可是关于伍继延师兄的意外发现哦。

最后,李老师还给我们的《印象》赠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真好,这正是《印象》的写照和印象人的追求啊。这句话用来形容李元洛老师自己,不也恰到好处吗?!

李元洛:原籍湖南长沙,1937年3月27日生于河南洛阳。著有《诗歌漫论》、《诗学漫笔》、《李元洛文学论选》、《诗美学》、《唐诗之旅》《宋诗之旅》等。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人才群体:“校长”现象

人才群体:“校长”现象

2006年7月,适逢教育部举办的“第三届中外校长论坛”在上海召开,浙江一家晚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