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知音难求—访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潘亭-于芳芳-严虹瑶-劳韵仪
摘要:斯人已去,知音难求 ——访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

斯人已去,知音难求
——访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

当年,在新乡土诗派兴盛的时候,江堤、彭国梁和陈惠芳被称为新乡土诗派的三架马车。如果再加上当年新乡土诗派理论研究的刘清华,又被成为“桃园结义”的四兄弟。

18日上午10时许,我们匆匆赶到长沙雨花区的湖南文艺出版社。原来以为经历八十年代文学思潮的刘清华老师,距离那个年代如此遥远了,他应该是那种历尽沧桑的人物吧,想不到我们如今见到的已是一社之长的刘清华老师,是如此年轻,而又庄重温和。在刘老师宽敞而典雅的办公室,我们开始了访谈。

记者(以下简称记):当时是什么样的机缘认识江堤老师呢?您当时对江堤的最初印象是怎样的?

刘老师(以下简称刘):是这样的,当时我创办一个杂志叫《今日大学生》,后来又组织一套丛书叫《校园文艺丛书》,里面的作者全部是一些爱好文学的大学生和刚从大学毕业的社会工作者。于是我自然而然和全国各地有文学抱负的年轻学子们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我偶然之间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人,他是学理工科的,但却对文学创作抱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是很不容易的。也正因为江堤是个理科生,他对文学的理解角度很不一样。所以我就开始慢慢关注这个人。

第一次见他时,他坐了党委办的车子过来,戴了一幅大眼镜,围着一条很大很长的围巾,很有点五四青年的味道,感觉非常的好。后来在和他交谈中,发现我们对人生对时代以及友谊等的理解和认识很一致,我当时觉得我们似乎很久以前就相识了,这就是所谓的一见如故吧!当时他来找我,给我们的《校园文艺丛书》里投稿。过后不久,陈惠芳、彭国梁我们这几个人约在一起见面,大家一起谈一些话题,都觉得非常有缘分。从此以后,我们基本上每个星期都有一两次聚会。

记:能和我们具体说说你们当时的聚会吗?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事吧!

刘:说实在话,当时聚会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好,我们又都只是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没什么钱,但我们确实在那段时间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当时江堤有一间不到六平方的小房子,曾经一次住过十二个人,就是我们这些人聚会没有地方去时就到他那间小房子住。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由于大家心中有一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都感到非常舒畅。

那时我们还有很多有趣的生活片断。有一年中秋节的晚上,我们想在岳麓山上通晚不回来,在上面吟诗作对,探讨一些问题。当时我们都已经谈了对象,都带着女朋友上山。而那个时候的岳麓山不像现在那样灯火通明,那些山上的护山队想把我们当流氓团伙抓起来。当时江堤是在校党委办工作,就写一份证明,上书“刘清华、彭国梁等青年作家上山体验生活”,他们才放我们一马。(众人笑)然后我们就每人带一床被子在山上彻夜长谈。

记:那样的经历一定是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人生难得是知音呀。那当年您是从事新乡土诗派的理论研究的,能给我们说一下“新乡土诗派”的创立过程吗?当时有哪些理论界的名家写过对新乡土诗派的评论呢?

刘: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几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当时新乡土诗派也包括曾鸣,他生活在长沙,是在城市长大的,原来是一位演员。而其他三位都是来自农村,在这种变革的时代,他们必然对农村有着一种深深的热爱和怀念。而这种怀念跟传统诗人的怀念是不同的。他们以一个已经走出乡土步入城市的年轻人的眼光去反思他们成长的路程,渐渐发现这是一片真正让他们的诗歌有长久生命力的深厚土壤。原来他们写朦胧诗、爱情诗,但是这些都是没有力度的。只有这片土地才是他们的创作之源,一旦离开这片土地,他们就无可皈依了。所以他们必须要坚守这块厚厚的基土,于是便有了新乡土诗。当时有彭燕郊先生,还有作协副主席李元洛都有写过关于新乡土诗派的评论性文章。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科学馆:《历久弥新的科学馆》

科学馆:《历久弥新的科学馆》

在湖大,有两座风格极其相似的古老建筑,隔街对望,相互倚重,作为一组建筑群而十分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