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频:探寻《井冈山》前后的大孤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志频
徐志频:探寻《井冈山》前后的大孤独
摘要:中央一台正热播电视剧《井冈山》,回望刚热过的《恰同学少年》,两剧一前一后,一哼一唱,似乎两个兄弟。…

很难让人相信,陈独秀的反对,有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在我看来,这很大程度是家庭出身所致。陈独秀从小生在大地主家,连禾苗都没见过,对农民也压根谈不上什么感情,你跟他谈革命,谈农民,换上世界一流演说家,他听了恐怕也是没概念。没有生活经历的积累,道理再多也是隔靴搔痒。陈独秀只是心理上过不了那道坎。

毛泽东就不同了:陈独秀理论的那一套,他一听就懂。他又完全知道,为什么不能按陈独秀的那一套;又怎么将自己的一套,用到农民身上,去将蓝图来实现。但他与陈之间,存在沟通上的障碍,换用今天的说法,是信息不对称。但处于陈独秀领导之下的毛泽东,只能是干着急。

在孤独的反抗与等待中,毛泽东看到了陈独秀的垮台。垮台隐含的事实逻辑是:中国的工人阶级远远没有强大,所以共产国际的理论都是纸上谈兵。中国事实的革命,起点上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起义。

陈独秀垮台了,革命还得进行下去,这才有了《井冈山》。而井冈山生活,毛泽东再熟悉不过。

在井冈山,毛泽东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完全畅通地跟一帮农民、土匪交心,将他的精英理论大众化。哈里森在《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里记述的是:他首先必须和土匪们搞好关系。袁文才、王佐一伙活动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一九二一年。还有一些土匪的历史更长,人们都记不得他们到底存在多久了。每一股土匪都有二三百人,五六十支步枪。毛泽东先从袁文才入手。……毛泽东的头发又长又乱,与其说是中国人,不如说更象个莫霍克族人。他常和人们拉家常,和农民们处得很好。他会走到一个男人面前,问:“你叫什么名字,大哥?” 或者对一位妇女说:“大嫂,怎么称呼你?”人们的恐惧感很快就消失了。

这些沟通看似很简单,但却是关联了中国的命运。如果当年毛泽东也无法将精英向大众打通,那么这时农民起义仍是农民起义,土匪永远是土匪,中国民间再多的愤恨、不平、造反、杀头,牺牲再大,都是毫无意义。

  毛泽东将精英与大众打通了。这是个全新的、独特的领域,他独自在里面遨游。属于他的,是一份全新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开创性的事业。

正是只有毛泽东一个人打通的现实,从一开始,它就具备了悲剧性色彩。电视剧《井冈山》里,党的高层一有机会就学共产国际,攻城市,从罗明滋那到李立三到王明,但最后高层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

从这里我们完全清楚地看到:如果中国工人队伍强大,革命时机真的成熟,毛泽东的那一套,都是迂腐和保守的。说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正是基于当时的现实,除了他那独特的搞法,其他的路子都不行。

井冈山上的毛泽东充满了风险,说白了就是,现实始终在检验他的一套到底是否可行。检验的方法,往往都是反证法:人家不信他的那一套搞砸了锅,反过来证明他对。不能否认的是,如果不是在井冈山上时那么多反对毛泽东的意见,最后都搞得死伤大片,毛泽东那些独特的发现,就只有淹没在历史的石山下。

但毛泽东那些独特的发现,还是少有共鸣。这除了别人搞砸给了他机遇,与毛泽东的说服能力,以及他强烈自信支撑起来的坚持有绝大关系。真实的历史是,从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用游击与运动,一开始并没产生什么实际效果,而反对他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如果他自己稍一犹豫,属于他的机会,怕就永远不再有了。

难道是说,毛泽东思考出他那一套独特的方法后,他就有绝对的把握与自信吗?没有。也不可能有。连他自己也承认了这点。毛泽东的过人之处,是他的思维习惯不同于常人,时尚说法,每每爱好剑走偏锋。他善于从别人的错误中总结教训,擅长扎实、霸蛮、又极端诡异、机灵将一件任何人看来都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做成了。

即使是做成了,反对他的声音,一直仍不绝于耳。作为走在时代最前面的那个人,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出来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唯一可以告诉你对错的,就是你自己无法等得及的时间。这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人生体验,荒凉、凄厉、冷独。

毛泽东摆脱这种孤独的方法,还是激励自信。观井冈山后的毛泽东,从早年的自信人生两百年,随着自己的想法被实践一次又一次印证,他被神化,他的自信大到夸张。建国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他也是力排众议,个人硬着头皮顶着上,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与井冈山时代如出一辙。只是井冈山时代被后来证明他完全对了,而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被时间证明出现了失误。

写到这里,一个吊诡是:成事者方法必然是他人想不到的,是没有第二个人知道的,是难于让人完全理解与接受的。如果不是这样,他的方法马上变得一文不值。因为与他朋比而坐,正准备发言的,后面已经排起了一个喧闹的队伍呢。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陈志武:文化变迁的金融逻辑

陈志武:文化变迁的金融逻辑

如何从金融、金融交易的角度来理解文化变迁?换言之,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究竟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