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频:探寻《井冈山》前后的大孤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志频
徐志频:探寻《井冈山》前后的大孤独
摘要:中央一台正热播电视剧《井冈山》,回望刚热过的《恰同学少年》,两剧一前一后,一哼一唱,似乎两个兄弟。…

所以,成事者天然孤独。古往今来,任何行业,任何领域,只能如此。

在中国说成事,容易给人印象,就是要以鲜血染红顶子,要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其实有一个至关的逻辑:到底是造个时势个人来做投机分子,还是被时势所逼或顺时势行事?到底人是以无数的社会资源,来成就个人名声,还是个人将自己融进社会中,为认定的社会目标而不计牺牲?前者无疑是要被唾弃的,后者显然是值得敬重的。

这里我们不妨再来读以客观叙述见长的《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里的一个判断:毛是哲学家、诗人,头脑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幻想。他具有一种炽热的精神,准备作出任何牺牲;准备为实现自己的见解而采用任何谋略。他追求目标,坚定不移,不容改变,但在实现其目标的方法上则机动灵活。(直至生命最后几年)他还是位善于用人的天才,不断地把自己的敌人和对手变成有用的盟友。

从哈里森的评判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中国的革命、发展、建设,毛泽东始终有一个他内心中的目标,他的所有手段,从来也没有离开他的目标。在他设定的目标中,他那炽热而理智的内心,到底又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我们只有循着他的思路,继续想象。

清晰的是,从井冈山到大跃进、到人民公社、到文革,毛泽东的内心里,一直有个目标目标如火球,燃烧于心、滚荡、奔涌。他自己是完全地相信了目标,融入了目标,他带着中国的6亿人,全力朝着目标,奔跑过去。

可以绝对肯定的一点是:毛泽东今天还遭遇一些人的诟病,被指点的只是他的手段,却不是目标。但理性人要明白:手段是表面的、肤浅的;目标才是本质、核心所在。

抛开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将毛泽东还原成凡人,他了不起的地方,我们可以看他对待失去的亲人的态度。身边六个至亲的亲人接二连三牺牲,那昆仑崩绝壁般的悲恸,他都霸蛮挺过去了,但内心情感丰富的毛泽东,何尝又不是泪飞顿作倾盆雨。他的这些凡人苦难,换了任何其他凡人,鲜有人能够挺过。

那么,支撑起毛泽东生命的力量,到底又是什么呢?

我想正是他彻底坚信的那个火球一样的目标。毛泽东是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至少在他博学的脑袋里,是将这个主义想清楚了,是想好了怎么做了。身处极高境地,不胜之寒是:一旦选定了主义,只要他有丝毫的怀疑、犹豫、游移,他的步法就会混乱,此时人生巨大的孤独感席卷而来,他会被自己压垮。

但是没有。

这说明,从上井冈山起,毛泽东一生都在探索。他是全身心投入了,至于对错,自己无法看清,当时他人也不一定能看清。他做过的事情,都有着尝试的意义。

对政治家而言,身若高山,山有多高,影子便有多长。

触摸《井冈山》的余温,认真观照,犀利撕开一道光,恍然照过真实与本原。

徐志频:湖南经济网总编。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比尚武更重要的——为罗援将军做点补充

比尚武更重要的——为罗援将军做点补充

罗援少将在《环球时报》发出呼吁:“中国要成一流强国必须有尚武精神”。他严峻指出:…